這兩天寫三國的同人文,雖然是以《三國演義》為範本去寫,用的文體又是偏現代的,難度去除不少,但不免也要找一些資料研究一下(然後也死掉不少腦細胞)

秉持著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」的分享精神,就將一些資料放上BLOG,跟大家分享了


這裡的資料大部分是網路上找來的,另有一些是我手上的書的零碎介紹。





※※ 漢朝裝扮 ※※

 

【髮髻】

髮髻的出現,最早可上溯到西周。尤其戰國以後日益普及,這時女子挽束頭髮,盤結於頭頂或是顱後:盤結於頂的稱為「高髻」;「垂髻」則是將髮髻垂於顱後。 

東漢時流行「椎髻」。椎是一種木料製成的棰子,上有把,是古人捶擊的一種工具,椎髻造型與之相似,屬於垂髻的一種,後又有墮馬髻、倭墮髻等,嫵媚多姿。

  

【髮簪】

 

周代時,女子插笄是人生大事,經過此儀式象徵女子成年。(笄禮)

秦漢以後,笄稱為「簪」,最初僅用以綰髮,後來才用為裝飾,開始講究設計變化,材質也逐漸多樣化起來,有玉簪、玳瑁簪、玻璃簪,甚至有鳥類羽毛裝飾的翠羽簪,簪頭的形狀也從簡單的圓頂形,到較為複雜的耳挖形、如意形、動物形等等。

與簪相似的有雙府並列的「髮釵」。

步搖由簪釵演變而來,釵上綴有活動的花枝,會隨著步履走動而搖曳。

西漢以後,式樣越來越多,金枝玉葉、鳥雀蝴蝶皆為題材,精巧別緻。

 

漢代開始,女子開始以鮮花簪首,後來也有插以羅絹、彩紙製成的假花,幾可亂真。

 

 

【彩妝】

「畫眉」

畫眉是中國最流行、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,產生於戰國時期。

屈原在《楚辭·大招》中記:「粉白黛黑,施芳澤只。」

「黛黑」指的就是用黑色畫眉。

漢代時,畫眉更普遍了,而且越畫越好看。

《西京雜記》中寫道:「司馬相如妻文君,眉色如望遠山,時人效畫遠山眉。」這是說把眉毛畫成長長彎彎青青的,像遠山一樣秀麗。

後來又發展成用翠綠色畫眉,且在宮廷中也很流行。宋朝晏幾道《六麼令》中形容:「晚來翠眉宮樣,巧把遠山學。」

《米莊台記》中說「魏武帝令宮人畫青黛眉,連頭眉,一畫連心甚長,人謂之仙娥妝。」

這種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鮮事。

《中華古今注》中說楊貴妃「作白妝黑眉」,當時的人將此認作新的化妝方式,稱其為「新妝」。

難怪徐凝在詩中描寫道:「一旦新妝拋舊樣,六宮爭畫黑煙眉。」

 

 

「妝粉」

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,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,一種是以米粉研碎,摻入香料加工而成,稱為「米粉」。(不是吃的那種米粉)

 

也因為如此,古的「粉」字是從米從分。

 

另一種妝粉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,俗稱「胡粉」。因為它是化鉛而成,所以又叫「鉛華」,也有稱「鉛粉」的。

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,使皮膚保持光潔。

 

關於米粉的製作方法,在《齊民要素》裡有比較詳細的記載,最原始的制粉方法,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,使其沉澱,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「粉英」,然後放在日中曝曬,曬乾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。

 

由於這種製作方法簡單,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,直到唐宋時期,人們製作米粉,仍然採用這種方法。

 

還有一種香粉,是用粟米製作,類同上,只是最後再加上各種香料,便成香粉,由於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,所以用它敷面,不容易脫落。和米粉相比,鉛粉的製作過程複雜得多,從早期的文獻資料看,所謂鉛粉,實際上包含了鉛、錫、鋁、鋅等各種化學元素,最初用與婦女妝面的鉛粉還沒有經過脫水處理,所以多呈糊狀。

 

自漢代以後,鉛粉多被吸乾水分製成粉末或固體形狀。

由於它質地細膩,色澤潤白,並且易於保存,所以深受婦女喜愛,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。

除了單純的米粉、鉛粉以外,古代婦女的妝粉還有不少名堂,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宮人段巧笑以米粉、胡粉摻入葵花子汁,合成「紫粉」。

唐代宮中以細粟米製成「迎蝶粉」。在宋代,則有以石膏、滑石、蚌粉、蠟脂、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「玉女桃花粉」。

在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「珍珠粉」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「玉簪粉」。

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「珠粉」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「石粉」等等。還有以產地出名的,如浙江的「杭州粉」(也稱官粉);荊州的「范陽粉」;河北的「定粉」;桂林的「桂粉」等等,粉的顏色也由原來的白色增加為多種顏色,並摻入了各種名貴香料,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。

近半個世紀以來,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,大批妝粉實物相繼出土,有的盛在精緻的缽內,有的安裝在絲綢的包裡,最有特色的是從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妝粉,被製成特定形狀的粉塊,有圓形、方形、四邊形、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,上面還壓印著凸凹的梅花、蘭花以及荷花紋樣。

 

 

「胭脂」


胭脂是古代婦女常用的化妝品,歷代典籍中有關胭脂的寫法有很多,如「焉支」、「煙支」、「鮮支」、「燕支」、「燕脂」、「閼氏」等等。

它是一種紅色的顏料,有種說法認為古代胭脂的真正產地是匈奴境內的焉支山,而「閼氏」這個名稱,是對匈奴人對宮廷婦女的一種稱呼,原指貴族正妻,因為這些貴族婦女常用「閼氏」妝飾臉面,所以「閼氏」成了她們的代稱呼。

據說胭脂傳入中原和張騫出使西域有關。

所謂「胭脂」實際上是一種名叫「紅藍」的花朵,它的花瓣中含有紅、黃兩種色素,花開之後被整朵摘下,然後放在石缽中反覆杵槌,淘去黃汁後即成鮮艷的紅色顏料。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,一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而成,名為「綿燕支」;另一種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,名叫「金花燕支」。

這兩種胭脂都可經過陰乾處理,使用時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塗抹。

到了大約南北朝時期,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、豬胰等物,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,由此,燕支被寫成「胭脂」,「脂」有了真正的意義。

《紅樓夢》44回中有一段關於胭脂的描寫,說得非常形象。

這種胭脂「也不是一張,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,裡面盛著一盒,如玫瑰膏子一樣。

寶玉笑道:『鋪子裡賣的不乾淨,顏色也薄,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,淘澄淨了,配了花露蒸成的,只要細簪子上挑上一點兒,抹在唇上,足夠了;用一點水化開,抹在手心裡,就足夠拍臉的了。』平兒依言妝飾,果然鮮艷異常,且又甜香滿頰。」

除了紅藍外,製作胭脂的原料還有重絳、石榴、山花以及蘇芳木等。

重絳是一種絳紅色染料,它的色彩比較濃重,不及紅藍鮮艷透明。在漢魏時常常被用來作燕支的材料。石榴花也是一種紅色顏料,在隋唐時常用來煉染女裙,時稱「石榴紅裙」,但也可用來製成胭脂。與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,山花是一種野生植物,經過提煉加工,則可為化妝材料。

蘇方木也名「蘇木」,它的顏色雖比較黯淡,但作為染料餓歷史卻很長,早在魏晉時期就是一種主要的紅色染料。由於胭脂的推廣流行,漢代以後,婦女作紅妝者與日俱增,且經久不衰。

 

從大量的文獻記載以及形象資料來看,古代婦女化妝,往往是脂粉並用,單以胭脂妝面的比較少見,具體做法可分為三種:

 

1、在化妝之前先將胭脂與鉛粉調和,使之變成檀紅——即粉紅色,然後直接抹於面頰,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經被調和成一種顏色,所以色彩比較統一,整個面部的敷色比較均勻,能給人以莊重、文靜之感,所以多用於成年婦女。

 

2、先抹白粉,再塗胭脂,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兩腮,所以雙頰多呈紅色,而額頭、鼻子以及下頜則露出白粉的本色來,中國古代傳統畫人技法中有「三白」之說,就是根據這種化妝方法而來(實物可見唐寅的繪畫,裡面大多數女性都是這樣化妝的),從圖像來看,這種妝式常用以青年,歷史書中的「桃花妝」一詞,即指這種妝式。

 

3、先在面部上塗抹一層胭脂,然後用白粉輕輕罩之。由於用色的程度不一,名稱也不同,濃艷者稱「酒暈妝」,稍淺一些稱「飛霞妝」。

 

 

 

 

【服裝】

 

1.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,服飾實行「深衣制」。

 

特點:蟬冠、朱衣、方心、田領、玉珮、朱履。

 

所服總稱「禪衣」。(禪衣是單層的外衣。)

 

朝服以黑色,做為祭服,限用紅色鑲邊。

從形式上官民服用無差別,但從原料和顏色上,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。

 

 

2.以衣襟分類,可以劃分兩種:

 

曲裾禪衣: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。

 

直裾禪衣:開襟從領向下垂直。這種服式由於既長且寬男子服用較為普遍。

  

 春秋戰國、秦漢時代,女裝流行曲裾深衣:「後片衣襟接長,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,先繞至背後,再饒至前面,三角衽邊的尖有一細帶在腰間接住,然後腰部縛以大帶。」

 

曲裾深衣通體窄緊,長可曳地,很容易勾勒出女子的曼妙曲線、娉婷體態,再加其低領,低領內若隱若現的斑斕裏衣,在這種種的陪襯下,挺拔、纖細、白皙的脖頸越發出挑,看似無辜地頷首、轉顧、低眉、回眸,其實都是令人心動的誘惑。 

相傳當年漢武帝正是在平陽公主家,見到這身裝束的歌妓衛子夫,驚為天人,這才有了衛子夫麻雀變鳳凰的傳奇,從歌女到夫人再到皇后。

 

 

※ ※ ※ ※

 

 

東漢自西元25年一西元200年光武帝時期,以赤色為最尊,標明漢朝應有的「火德」。到永平二年繼續倡導,著祭服時,內用白色布帛的中衣,必以紅色緣邊, 與赤襪、赤舄相配。

 

 

「五時服色」

 

制定百官以「五時服色」隨季節更換服裝。按「四時」迎氣。

 


立春之日於東郊,此時的車和服裝用青色。

 

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,車和服飾色皆赤。

 

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,車和服飾色皆黃。

 

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,車和服飾色皆黑。

 

 

根據《宋志》記載,「漢承秦制,冠有十三種,魏晉以來不盡採用,比如法冠、長冠、巧士冠、高山冠、方山冠、建華冠、卻敵冠、武冠、卻非冠、進賢冠等」。漢代男子規定以冠式不同來區別等級和地位。

 

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著短襦,下著長裙,蔽膝之上裝飾腰帶長垂。

 

漢代勞作男子常服是上身著襦,下身著犢鼻褲,並在衣外圍罩布裙;這種裝束不分工奴、農奴、商賈、士人皆同。

 

 

 

◎附註:

 

「深衣」

 

深衣創始於周代,流行於戰國期間。其特點為:方形領、圓形袖、下擺開不開衩,「續衽鉤邊」,即將右面衣襟接長,接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,穿時繞至背後,再以絲帶系扎。上部合體,下部寬廣,長至踝間。領、袖和下擺的邊緣都飾有素色或繡繪滾邊。

此衣名的由來是因為穿著時能擁蔽全身,將人體掩蔽嚴實的緣故。《五經正義》中認為:

 

「此深衣衣裳相連,被體深邃;」且具體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極深的含意,而「深意」的諧音即為「深衣」。如在製作中,先將上衣下裳分裁,然後在腰部縫合,成為整長衣,以示尊祖承古。

 

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縫合,以應一年中的十二個月,這是古人崇敬天時意識的反映。採用圓袖方領,以示規矩,意為行事要合乎準則;垂直的背線以示做人要正直;水平的下擺線以示處要公平。

深衣面料多為白布或麻布,其束腰的腰帶原先用稱作大帶或紳帶的絲帶。戰國時期,受到西北遊牧民族的影響,以皮帶配鉤製成帶鉤,由於其結紮便利,所以逐漸取代了絲帶。

《史記》載「滿堂之坐,視鉤各異」,說明當時帶鉤的形式多樣,已普遍使用。

  
由於深衣式樣新穎,穿著舒適便利,且裁製簡便省工,所以很快流行開來,一直到東漢,成為社會上最盛行的服式。上自天子,下至庶人,無論男女,不分階層都可以穿用,正如《深衣篇》中所云:「故可以為文,可以為武,可以濱相,可以治軍旅,完且弗費,善衣之次也。」使用範圍極其廣泛。儘管深衣魏、晉之後已不再流行,但這種上下衣裳連屬的整合式長衣對後代服裝有極大的影響。唐代的袍下加襴,及後來的質孫服、腰線襖子,包括明代的服裝,都受此影響。

  

「襦裙」

 

戰國時期開始出現「襦」和「裙」兩件式的服裝。

襦指短衣、短襖。

漢代將上襦下裙作為常服,女子總是穿著長及腰際的上襦,下著長裙,裙長觸及腳踝,並在膝上裝飾長垂的腰帶。

貴族更會在衣領、袖口或裙襬等處鑲繡精緻的緄邊,並搭配各種華麗飾品,唐代以後,成為仕女主要裝扮。

 

 

中國漢以前,女人腰部以下,是沒衣服可穿的,直到漢朝,才間或穿上開襠褲。所謂褲,其實只有兩隻褲管,裹住腿,目的恐怕主要是為了保暖。

 

所以“開襠”,圖的是方便時的方便,顯然就沒理由再在開襠褲內加添什麼了。

 

如此情形,據說“至少延續到了唐宋”。以至保守的學者不免感嘆:“可見古代女子性感時尚觀超出了人們的想像,開放程度讓人結舌”。

 

當然,遮羞是必須的。只要想想古人的衣服都是長篇大論,比起經濟的文言文要浪費資源得多這一事實,便可知,遮羞從來都不是問題。 

漫漫歷史長河中,大行其道的是襦裙,即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的那種質地輕薄、裙腳曳地、裙腰上提、半露酥胸、經常在肩部肘間環以羅紗的裙裝。不過,廣為稱道的,倒不是襦裙,而是「曲裾深衣」。

 

 

 說了這麼多,應該還是有人對漢朝服裝的樣式沒啥概念,其實漢朝服裝的樣式,就跟電影「赤壁」差不多,所以貓邏就抓了幾張赤壁的照片放上囉!

漢朝服裝.jpg  




15207364_490141.jpg   1582029011.jpg


liDVBHGjp46g.jpg

redcliff50_resize.jpg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