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戰連續30天發文+閱讀周記!第29天:《老雜時代》
小時候,便利超商還沒出現,只有雜貨店這樣的店舖。
我家斜對角有一間雜貨店,往左走個兩三百公尺又有兩家,往右邊走個五六百公尺又有一間,可說是相當密集。
斜對角的雜貨店規模不大,是利用住家的客廳開設,再往裡走就是主人家的餐廳跟廚房,有時候遇到用餐時間,還能聽到廚房裡頭傳出炒菜的聲響……
雜貨店是老婆婆經營的,做的是小學學生的生意,除了餅乾糖果、便宜的小玩具之外,店門口還放了兩台彈珠機。
而較遠的雜貨店賣得東西可就多了,菸酒、雞蛋、醬油、鹽、米、塑膠袋、飲料、衛生紙、洗髮精、洗衣粉、醃菜、醃筍、香菇乾貨、牙膏、毛巾、金紙、香燭、面霜、小髮飾、小玩具……
幾乎能想像到的生活雜貨應有盡有。
還記得小七面市的時候,我們還在想:這種店有人會去買嗎?東西那麼貴!
(當時小七的商品價格比雜貨店的商品貴上幾塊錢)
然而,沒想到時製今日,卻是雜貨店被擠得沒有生存空間,超商遍佈全省。
《老雜時代》走訪了全省現存的雜貨店,最後總結出三十二間雜貨店的故事
書裡頭,提到了很多舊時有趣的人文故事,透著濃濃的人情味……
舊時(日據時代)的雜貨店甚至兼具聊天閒坐交流功能,以及賒帳應急的錢莊效用
這對沒有體會過那個年代的我們來說,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場景
要是喜歡舊時代人情味故事,可以看看《老雜時代》
書裡頭,一間雜貨店就是一段歷史、一段人情故事。
全站熱搜